之后就是安排科考,公帆的笔录很快贴在墙和考生落脚的驿馆门,就是为了安排一些相关事宜。而且有很多修改过的考试方式和答题方法。
“臣遵旨。”公帆却是卖了便宜得了乖。
公帆的考题中,学术方面自然不少,但是重仍然是为人世。对于一些可以重用的人,他也会提,这才是他之所以要考学官的重。
公帆已经宣布了这次的文笔不公示,之后听从安排。连着考了三天以后,公帆和霍桑一同面见了誉王殿,转呈靖王查阅。
杨环的确是没想到公帆会连自己也一起考,但是这样的考试,却是让他说了很多的心里话。
“这……”那人还是不服气。
“可以说是不错的,最起码可以知他们的想法,只要君臣一心,就没有什么是敌不过的。”公帆的话虽然有些溜须拍,但也是实事。
面对这样的况,靖王还是偏袒于公帆的:“这件事,暂以祭酒的办法实行。同样令翰林院,如果有意愿调动的,让云大人考,朝廷受职。”
“霍桑,你觉得呢?”靖王知了公帆有意提霍桑,于是也询问了一。
靖王,没有声。誉王已经批注了公帆的折,书写了皇命,由公帆去宣旨。并旨翰林院,在科考之后行考,剔除余庸。
“微臣以为,如果朝堂上除了政绩,也可以结合这样的方法,那么大炙王朝将立于不败之地。”
其实靖王是明白公帆的意思的,其他人只要是有远见的也都明白。这翰林院在历代要埋没多少人才,但是事实上,没有可行的制度,未来依然会这样。考官员的方式,靖王想要从学官和翰林院开始,然后提人才。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击一章继续阅读!)
在层和底层的区别就是这么多,所以才会有皇帝和大臣、百姓、隶之分。当大臣和百姓有了觉悟之后,就有可能危害朝廷的利益,也就是改朝换代,但隶却永远都不会这样。
这就是公帆的考,虽然简单,却无从手。很多人都说,一切的一切都是来源于生活,学习也不过是为了生活。科考,除了是追求生活品味外,还可以借古讽今。这就是立意的地方。
公帆为他们的题目可以说是非常简单,但是因为太简单了,反而觉得自己不好回答。为人世方面真的是没办法作弊的,而且就是抄,又能抄到哪去?
“先生觉得收益如何?”靖王只是很平淡地问。
之所以同意,是因为公帆已经推荐了很多官员各司其职,而且稳固来朝廷,并且逐步安稳了江山。谁都知,一旦靖王登基,公帆在天就是一人之万人之上的地位,就是再不开心,他们也不敢怎么样,只能选择顺从。
一份份答卷递上来时,公帆和霍桑的表都是相当不错的。又看着杨环的表,两人不由得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