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都市青春
  3. 永团圆
  4. 兵败

兵败(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冬日里日短,申时末便要掌灯了。二人在书房里聊了许久,及至掌灯时分才来。其实清姝听得来,裴行之故意说得委婉,生怕她夹在中间为难,因此只是陈,并无见解。

如今天半数之上的兵力,皆握在裴伯英一人手上,更要命的是,凡是骁勇些的兵将,大多都是裴伯英一手提历练来的。不是兵力还是军心,裴伯英都比他这个皇帝更像皇帝。

谈何容易。董延光损了无数锐,难以差,为了脱罪,竟诬告裴伯英阻挠军功。他原本是狗急墙,却不料这话正中皇帝怀。

其实皇帝早想料理裴家,无非是忌惮裴伯英功震主。

裴伯英回京当日,便被夺职狱,叁司会审。第二日,林璋等人也被牵连狱,一时之间,裴家倒真有几分大厦将倾的意味。

那份与裴伯英过从甚密的官员名录,终是递到了皇帝的龙书案上。那上边每一个人,都是郑知运挑细选过的,有裴伯英一手提的将官、有与裴家好的文官,自然也有裴氏宗族姻亲。名录上的人不少,可大多都是郑知运拿来充数的,毕竟上边多半都是朝廷肱,皇帝再在气上,也知轻重。可这位陛多疑,若直接将真实的名录递上去,皇帝看了难免生疑,倒不如浑摸鱼,教皇帝从这名录里自行选择。

其实这些时日里,她可没少往皇后中跑,一则是裴行之刻意引导她去皇后探听消息,二则,她母后似乎也有意教导她些识人与谋算之术。她并非愚鲁之人,只因从前年岁尚小,一心贪玩不肯学,如今裴家事她自然焦心,恨不能日日来听母后教导。如此一来,虽只是短短一月,却也学了不少东西。

随着那封八百里加急的密诏被送京都,朝野上却像是炸了锅,一时间议论纷纷。

裴行之早有预料,所以并不意外。后来皇帝也试探过他几次,可他一没替父亲申辩,二没求皇帝开恩,反而跪在地上苦苦哀求皇帝秉公办理。

有说裴伯英消极应战的、有说他藐视君威的,可更多的人却觉得,裴老将军才平定了北境,战功赫赫,即便有失,又并非主帅,不过是召回京来申斥两句便罢,只为解皇帝一时之气。

郑知运选了此人开刀,当真是极聪明的。看皇帝的意思,裴家倒台是迟早的事,不过,若能就此牵连到太,那才是他的目的。即便不能,他也要在皇帝心中埋一颗怀疑的,只要皇帝起了猜疑,东易主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在裴伯英抵达京都的一日,郑知运终于手了。

一时间,弹劾裴伯英的奏章越来越多,甚至连罪名也从居功自傲、专权恣肆,渐渐演变成了结党。郑知运固然清楚皇帝的心思,可依旧十分谨慎,毕竟,他兄妹二人所图之事,可不仅是一个裴伯英这么简单。

来发生的一切,果如郑知运预料的那般顺利。

说起来,这郑氏兄妹也是极会揣圣意的,说话事更是滴不漏,不停在皇帝耳边煽风火,愣是将皇帝的五分火气烧成了十分。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一章继续阅读!)

那人便是林璋。

许是念他的忠心,许是怕寒了众将官的心,皇帝到底没有对他手。

可郑知运却瞧了名堂,既是密诏,皇帝却不甚在意,任凭消息不胫而走,任凭百官议论纷纷,却不加涉,所为何来?必是皇帝不满之心已久,怕是有意料理了裴家。想到此,便暗中与淑妃商议。

裴行之终是躲过了第一劫,未被革职狱,倒是仍担旧职,每日巡护防。

林璋是裴伯英的弟,仕以来便在翰林院供职,虽说今年初了太府,却并不得太,便只给个了闲职,平日也不大传召。要说此人最大的特,除了与裴伯英的姻亲关系,便是木讷守旧,不善言谈不喜应酬,闲了便在书斋中翻阅古籍。故而此人不在皇帝或群臣心中都无甚印象,只他是裴伯英的弟。

果然,皇帝看来看去,最后只选了几个无足轻重的人。也恰如郑知运所料,名录里最要的那个人,果然被皇帝选了来。

虽说裴伯英并无不臣之心,甚至数月前还主动请辞朔方、河东两地节度使之职,可皇帝到底还是放心不。裴伯英已然成了皇帝的一块心病,只要他还在,皇帝的龙椅便坐不安稳。


【1】【2】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