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1. 首页
  2. 穿越历史
  3. 穿唐后,导师和我面面相觑
  4. 第261节

第261节(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好文,祖上亦有与二王、谢灵运好的弟,家中藏有不少二王真迹和谢灵运手书。”

萧临光看着面前的断残垣还有些慨:“昔日王谢显赫,如今也都没落了,王羲之与谢灵运倘若还在世,必定会气愤孙无能。”

王羲之的王家不是五姓七望中的太原王氏,而是琅琊王氏。兰陵萧氏与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陈郡袁氏,并称四大侨姓,如今只剩了兰陵萧氏……萧临光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历代祖宗都很会选阵营。

他也没给祖宗丢人,萧临光看着站在自己前半步的李安,微微扬起了角。

“臣家中藏书无数,自晋以来所成天之书,藏有十之八九,汉朝四百年典籍,臣家中亦藏有许多。汉之前成书的典籍也有一些,臣之祖昭明太所编撰《昭明文选》,收录自先秦至齐梁几百年间的七百余篇作品,为编撰此书昭明太曾收集天典籍参考……”萧临光侃侃而谈。

安:“……”

你才是学古代文学的先天圣

我还知现在王羲之能比他儿名声大是因为你家祖宗推崇王羲之,梁武帝萧衍把书学位次由“王献之王羲之钟繇”转为“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呢。

谁家当皇帝不想着开疆拓土成就霸业,反而天天琢磨建立文学系和开创诗啊。

反正我听见你家这么多藏书只想着这些书能够培养来一大批寒门甚至连寒门都不是的人才,正好渐渐上世家弟的缺

安有心将国监扩建成一座不论只论才华的国有大学,先前国监中的藏书就不太够了。先前国监教授只有二十四人,学生三百余人,只招收贵族弟,李安有意在三年把国监先扩建成万人级别的大学,在东都洛和北方范再设立两座同等规模的大学。

那扩大藏书规模就很重要了,三百个学生需要的藏书数目和三万个学生需要的藏书数目也得成百倍扩充。

“临光家中既然有如此多藏书,我可否派人转抄一些,以朝廷和萧家的名义在安城立一座藏书阁,供天文人研读?”李安这来了兴致,兴致

“自然也会为卿家族记上一功。”李安思索该给萧家记这个功绩。

当皇帝也不能抢臣家的财产嘛。藏书对古人来说就是私人财产,到了明朝宋濂想要读书都还要“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唐就更封闭了,不是关系亲近都不愿意借书去,更别提还是拿来让天人免费读了。

萧临光听着卿这个称耳尖微微一红:“文学乃是天人之事,为一家所私才是可惜,臣家族并无敝帚自珍之心,《昭明文选》为天人共有,其余藏书也当为天人共有。”

《昭明文选》是大唐科举必读书目,的确是读书人人手一本。

“……何况殿对臣还有救命之恩,大恩大德无以为报,藏书不过是外之罢了。”萧临光轻声

安心想,这说话也太好听了,什么叫忠臣,主君一开他就先给主君找好一系列名正言顺理由,把东西双手奉上,这就是忠臣啊。

分明是她看上了萧家藏书,在萧临光嘴里一转,就成了藏书本就是天人共有,本就该天人共享了,连功劳都不要,怕担上“挟恩自重”的帽,还扯来一件莫须有的救命之恩。

难怪李隆基的那么多任宰相之中就萧嵩全而退,后人也都争气呢。

【1】【2】【3】

章节目录